所謂 dpi , Dot Per Inch 的縮寫. 即每一英吋所包含的點. 我們常聽螢幕解析度 72 dpi 意思就是每一英吋裏面,顯示了72 個色點(也就是圖元)
在什麼地方會看到這樣的單位?? 在一些輸入輸出設備上很容易見到,輸出設備例如顯示幕,LCD,電漿電視,印表機等,輸入設備例如掃瞄器,數位相機..等。
因為這些設備,都跟""有關。什麼意思呢?? 
先講螢幕吧,我們常常在螢幕上可以看到數位照片,可以瀏覽網路圖片,這些圖片的組成,是由一堆小小的光點所組成,也就是我們說的圖元, Pixel. 一張數位圖片,對電腦而言,是一堆不同顏色的色點所組成,每一點都是一個資料,這些色點的組成對電腦來說並無認知上的意義,是雜亂無章的圖案也好,是裸女照也好,是溫馨的家庭照片也好,圖素組成所呈現的影像,只對我們觀賞者具有意義。 對電腦來說,只知道每個點該呈現什麼顏色,總共呈現多少點。 例如螢幕解析度如果調整成 1024 x 768 , 意思是你的螢幕橫向的光點數量為 1024 個點,縱向為 768 個點,總共有 1024 * 768 = 786432 個圖元可以呈現。
對數位相機而言,我們都能調整相片的大小,例如我的相機可以調整成 3000 * 2000, 意思是到時候我拍出的的影像,將被分割成 3000 * 2000 圖元,也就是我這張照片總共包含了 6,000,000個色點,我們稱他為六百萬畫素的相機。
對噴墨印表機而言,如果噴墨品質200 dpi, 意思是在噴墨的時候,所噴出來的墨點密度是每一英吋噴出200點,也就是每一平方英吋 200 x 200 = 40,000 個墨點。所以,如果噴墨的品質是300dpi 就是每英吋寬度噴了300點,當然比每英吋噴100點要細緻的多了,所以輸出的品質有高有低,就是區分在這裏。但是噴墨的點的要求因為不同目的而異,例如印刷報紙需要的解析度就不用那麼高,過多的墨點只是浪費成本,輸出雜誌的墨點就必須更細緻些,輸出成照片又必須有更高的要求了。
有了以上簡單的觀念以後,我們就可以回來進行 DPI 的換算了。例如我有一張數位照片,圖元是 3000 * 2000 = 6,000,000 圖元,如果我們要輸出成相片,輸出的品質要求是 300 dpi, 意思是每一英吋就要用掉 300 個圖元喔!! 所以 這張照片的寬度 3000/ 300  = 10 , 高度 2000/300 = 6.67 , 300 dpi 的品質要求下可以輸出成一張 10" * 6.67 英吋的照片。如果品質要求只有 100 dpi , 則寬度 3000/100 = 30 , 高度 2000/100 = 20 , 可以輸出成一張 30" 20" 的大海報喔!
現在反過來算,如果我要沖洗一張 8 * 10 英吋的照片,品質要求 300 dpi, 我需要多大的圖檔才夠拿去洗呢? 8 * 300 = 2400 ,  10 * 300 = 3000, 我的數位照片要有 3000 * 2400 = 7,200,000 的照片尺寸,也就是大約七百萬畫素的相機可以辦到。 如果只是沖洗一般 6 * 4 的相片, 300 dpi 的品質要求,6 * 300 = 1800 , 4 * 300 = 1200 , 你的數位相機只要能提供 1800 * 1200 =  2,160,000 圖元,也就是兩百萬畫素的相機,就很夠用了啦!!
所以啊,如果你就是想輸出一張 8*10 的放大相片,而卻只擁有兩百萬畫素的相機,也就是只能生產 1800 * 1200 的數位相片,會怎樣呢??  寬度 1800 / 10" = 180 , 所以你的輸出品質大概只有 180 dpi ! 300 dpi 的比較起來,當然會稍微模糊一些些,不過也不用太擔心,現在的輸出設備都很先進,雖然你的畫素比較不夠,但是會自動幫你補強,如果圖元不要真的差太多,還是不容易看出差異的。
有了以上的觀念,來看看現在的市場,千萬畫素的相機充斥其中,大家好像以為畫素越高的相機就越棒,其實不然,就輸出的需求而言,如果你不是個需要做大海報的人,只是一般用途,螢幕瀏覽,或頂多是沖洗成6*4 的照片,或是放大成 8*10 的照片,600萬畫素的相機就措措有餘了,多買只是多花錢而已,至於螢幕瀏覽,一台 19 LCD,最佳解析度 1280 * 1024 , 約莫只需要 1,310,720 圖元, 將六百萬的圖片放在螢幕上,跟一百三十萬的照片效果並無不同。
因此在沒有特殊專業需求之下,過高的圖元只是迷思,一張好的照片重點不是在多少畫素,而是在光線透過鏡頭時候的成相是不是優良,是不是銳利,色澤是否優美。如果鏡頭不好,一千萬畫素的相機?? 充其量也只是把一張爛照片分割成比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s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